(2)全额调整法:
首先用红字(或负数)将前期错误数据全额冲减,再重新按照实际数据全额申报。
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扣除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与原申报时预估入帐值有差额的,或者本年度出口货物发生退运的,也可按上述两种方法进行调整。
4、第1栏“序号”由4位流水号构成(如0001、0002、…;a001、a002、…;b001、b002、…;…),序号要与申报退税的资料装订顺序保持一致;对前期申报错误的,当期进行调整时,“序号”由以“z”开头的4位流水号构成(如z001、z002、…),并在该条申报记录的备注栏中填写原申报记录的所属期和序号。
5、第3栏“出口报关单号码”为12位编码,按报关单右上角9位编码+0+两位项号(01、02、…)填报;委托代理出口货物此栏可不填;(由于目前部分海关试运行H2000系统,打印的报关单号是18位,而传往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和国家税务总局的电子数据是依照H883系统的报文格式打印的,报关单号为9位,因此,在全国海关统一实行H2000系统前,对此类报关单“证明联”,各地国税部门可比对后9位号码+标志位(0)+项号(2位)。)
6、第4栏“出口日期”为出口货物报关单(或“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电子数据)上的出口日期;
7、第5栏“代理证明号”按《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的编号+两位项号(01、02、…)填报;
8、第6栏“核销单号”为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上的号码,与出口货物报关单上已列明的收汇核销单号码相同;
9、第7栏“出口商品代码”为出口货物报关单上列明的出口商品代码;
10、第8栏“出口商品名称”为出口货物报关单上列明的出口商品名称;
11、第9栏“计量单位”为出口货物报关单中的计量单位;
12、第10栏“出口数量”为出口货物报关单上的出口商品数量;
13、第11栏“出口销售额(美元)”为出口发票上列明的美元离岸价,若为其他外币成交的折算成美元离岸价填列;若以其他价格条件成交的应扣除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运费、保险费、佣金等。企业在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时可按照实际发生的运费、保险费、佣金等据实扣除或按照海关报关单(口岸电子信息)载明的数据扣除,若申报数与实际支付数有差额的,在下次退免税申报时调整或年终清算时一并调整。若出口发票不能如实反映离岸价,企业应按实际离岸价申报“免、抵、退”税,税务机关有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核定。若出口发票的离岸价与报关单等凭证的离岸价不一致时,应附有关情况说明;
14、第12栏“出口销售额(人民币)”为美元离岸价与在税务机关备案的汇率折算的人民币离岸价;
15、第13栏“征税税率”为出口商品法定征税税率;
16、第14栏“退税税率”为出口商品代码库中对应的退税率;
17、第15栏“出口销售额乘征退税率之差”按第12栏×(第13栏-第14栏)计算填报;
18、第16栏“出口销售额乘退税率”按第12栏×第14栏计算填报;
19、第17栏“海关进料加工手册号”若出口货物为进料加工贸易性质,则将对应的进料加工手册号码填入此栏,据此开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
20、第18栏“单证不齐标志”(或“单证收齐标志”),缺少(收齐)报关单的填列B,缺少(收齐)核销单的填列H,缺少(收齐)代理证明的填列D,缺少(收齐)两单以上的,同时填列两个以上对应字母。
5.生产企业“免抵退”增值税计算方法简化
1.当期不得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
2.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不得退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3.当期应退增值税限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4.1.如当期应纳增值税>0,应缴纳增值税;
4.2.如当期应纳增值税=0,不缴纳增值税,也不退税;
4.3.如当期应纳增值税<0,应退税:
当期应退增值税=min(︱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退增值税限额)
5.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退增值税
当期增值税为负有两种情形:一是由非出口引起的,在没有出口的情况下,由于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应纳增值税为负;二是由出口引起的。税法规定,对于第一种情形,其留抵税额结转下期抵扣;对于第二种情形,才可以当期退税。因此,当期应纳增值税为负时,应设置限制条件,不一定全额退税。如全部为出口引起的,则全额退税;如全部为非出口引起,则全部结转下期抵扣;如为出口和非出口共同引起的,则一部分当期退税,另一部分结转下期抵扣。
|
|